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內向股神給內向人的忠告

“性格決定命運”,是說性格對個人事業與生活有極大影響,有時甚至起決定性作用。不知何時起,此話竟被用來推斷性格內向與外向的人相比誰容易成功,內向的人由於相對愛獨處思考、不愛交際溝通,而被貼上“難以出位成功”的標籤。

其實,性格內外向與否,本無優劣之分,只關乎當事人傾向從內心或外界獲取能量。只要能在了解自己性格的基礎上,揚長避短、以勤補拙,相信任何性格都能找到合適且獨特的成功之路。

對此,最有發言權和表率作用的,當屬已83歲高壽的股神巴菲特先生。眾所周知,巴菲特已穩坐Forbes億萬富豪榜前四名逾15年,但你或許不知,他還名列Forbes世界最著名性格內向者第二(僅次於愛因斯坦,同列名單的還有肖邦、甘地、達芬奇等)。

最近的訪問中,巴菲特坦言自己天生內向,學生時期極怕當眾演講(甚至無法介紹自己)。大學時,他想藉溝通課程鍛煉自己,卻因恐懼而反悔取消了報名。進入社會後,他意識到必須解除自己對溝通的恐懼,否則事業發展將受阻,便再次報讀Dale Carnegie課程,結果取得良好效果。但21歲的他並未就此滿足,為防“溝通恐懼症”復發,他自薦在大學part-time教課,藉此逼自己不斷練習提高演講和溝通的技能。巴菲特直言,溝通能力對自己事業的推動極大。

巴菲特忠告性格內向的人:
* 放棄溝通,就等於放棄自己所有的潛能。
* 或早或晚,你要學會溝通,而越早嘗試就越容易取得好效果。
* 必須下決心逼自己作出改變,走出去與他人建立溝通、表達想法。
* 任何一個有事業潛力的人,藉助良好的溝通,可將自身潛力發揮到150%。

本文刊登於<資本創富>(Capital Money)2013年5月17日第392期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郵件轉發器

項目做到快要簽約的緊要關頭,雙方公司傳訊部(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的角色突然間變得好重要,不僅要繼續監測市場上的小道消息,對任何猜測直言“No Comment”之外,更要相互溝通並撰寫監管機構新聞稿、媒體新聞稿、客戶員工常見問題等。

這“溝通” 的涉及面廣,包括各自公司內部(上達總部下至地方員工)以及雙方傳訊部的溝通。 “溝通”的目標極重要,必須準確地傳達項目的核心條款、發展遠景,更要凸現合作雙方的實力和市場地位。項目一做就是半年一年甚至數年,“醜媳婦總要見公婆”,其公之於眾幾乎80%靠傳訊部的文字產品,傳媒、分析員、投資者、公眾則透過文字得到印象、情緒和數據,這一切又間接影響公司形象與股價。

此時傳訊部的作用如此重要,風頭浪尖上難免“高處不勝寒”的尷尬與不適。畢竟,整個項目的主旨、精神、過程、條款、雙方實力等,對傳訊部來說,都是原料而非產品,他們只負責將原料加工成符合事實和雙方需要的產品。但過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淪為“郵件轉發器”或“傳聲筒”,左手收問題、右手轉發問題、右手收答案、左手轉發答案,或不停轉發雙方的mark-ups,悶到生不如死之餘,增值最小化甚至存在價值受質疑。

其實,不僅是傳訊部,做任何部門或工作,若缺乏對自身定位和value-add的清晰認識與把握,分分鐘都會淪為缺乏靈魂思想的“郵件轉發器”。要避免陷入如此境地,加深對行業、公司和項目的理解固然有幫助,但如同解決許多其他問題一樣,心法與內功才可治本,增強對本職工作的熱情用心、設身處地為各stakeholders著想與考慮來得最有效。

本文刊登於<資本創富>(Capital Money)2013年5月10日第391期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以退為進

你或許聽過:世界上兩件事最難,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二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這話有喜劇的後半段:前者成功了叫老師,後者成功了叫老闆,兩者都成功了叫老婆。

你或許聽罷一笑而過,但細想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在做這兩件事。聊天,是思想的兜售與被兜售;返工,是以勞動換取別人的錢。這兩件事要做得好,關鍵要善於說服別人:傳遞思想需要說服聽眾,升職加薪則需要說服老闆;說服別人的關鍵,卻不在於說服,而在於提問與聆聽,要以退為進。

警界商界的談判專家都是說服的高手,他們最擅長的正是提問、聆聽、根據答案再提問、再聆聽,循環往復,直至依據答案,找到可互相讓步達致的平衡點,非武力地解救人質,或和氣地握手成交。一味兜售和強求自己想達成的目標,只會加深對立與隔膜,令談判破裂。

Negotiation Genius》書中有個例子。美國某大公司想購買歐洲某供應商的產品原料,但後者拒絕獨家供給前者。為防對手獲取該原料,美方甚至保證了最低下單數量和加價意向,卻仍無法成交,談判陷入僵局。

美方只好請出總部的談判高手Chris Chris聽完雙方意見,問了個簡單的問題:為何不肯獨家供應?供應商解釋,其親戚與之協定每年購買一定量該原料,以製造僅在歐洲本土出售的產品。獲得該信息後,Chris提議,由供應商獨家為自己公司提供該原料,其親戚所需的少量原料例外。雙方迅速達成協議,順利簽約。

想說服別人時,將注意力從自身轉移到對方,真誠地提問,有智慧地提對問題,往往是達成目的及達致雙贏的訣竅。


本文刊登於<資本創富>(Capital Money)2013年5月3日第3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