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郵件轉發器

項目做到快要簽約的緊要關頭,雙方公司傳訊部(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的角色突然間變得好重要,不僅要繼續監測市場上的小道消息,對任何猜測直言“No Comment”之外,更要相互溝通並撰寫監管機構新聞稿、媒體新聞稿、客戶員工常見問題等。

這“溝通” 的涉及面廣,包括各自公司內部(上達總部下至地方員工)以及雙方傳訊部的溝通。 “溝通”的目標極重要,必須準確地傳達項目的核心條款、發展遠景,更要凸現合作雙方的實力和市場地位。項目一做就是半年一年甚至數年,“醜媳婦總要見公婆”,其公之於眾幾乎80%靠傳訊部的文字產品,傳媒、分析員、投資者、公眾則透過文字得到印象、情緒和數據,這一切又間接影響公司形象與股價。

此時傳訊部的作用如此重要,風頭浪尖上難免“高處不勝寒”的尷尬與不適。畢竟,整個項目的主旨、精神、過程、條款、雙方實力等,對傳訊部來說,都是原料而非產品,他們只負責將原料加工成符合事實和雙方需要的產品。但過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淪為“郵件轉發器”或“傳聲筒”,左手收問題、右手轉發問題、右手收答案、左手轉發答案,或不停轉發雙方的mark-ups,悶到生不如死之餘,增值最小化甚至存在價值受質疑。

其實,不僅是傳訊部,做任何部門或工作,若缺乏對自身定位和value-add的清晰認識與把握,分分鐘都會淪為缺乏靈魂思想的“郵件轉發器”。要避免陷入如此境地,加深對行業、公司和項目的理解固然有幫助,但如同解決許多其他問題一樣,心法與內功才可治本,增強對本職工作的熱情用心、設身處地為各stakeholders著想與考慮來得最有效。

本文刊登於<資本創富>(Capital Money)2013年5月10日第391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