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求職者以為,自己在台上的應對是篩選標準。實際上,公司觀察的是他們在台下做聽眾的表現。在台下認真聽講、對演講者給予最多眼神接觸、笑容或支持的應聘者得到了最高分,而不認真聽、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應聘者,被認為較自我中心而被淘汰。此後,航空公司收到的投訴減少了80%,證明此舉有效。
那5%的員工和態度冷淡的應聘者,也許很聰明、勤奮、友善,他們只是碰到不合適的崗位而沒得發揮而已。比如,服務行業通常需要將他人感受放在第一位的員工;而審計行業的員工若太照顧他人需要,則可能犯原則性錯誤,失去獨立性;學醫的人,醫術再高明,若不真正關心病人,療效恐怕好極有限,但這類人若做醫學研究,則可能更有成就。
“一個蘿蔔一個坑”,令合適的人、找到合適的崗位、處理擅長的工作,至關重要。要做到這點,必須先了解人的性格、思維、行為習慣,而這並非易事。美國self-help作家、motivational演說家Tony Robbins,在《Unlimited Power》一書中就此提出Metaprogram(元程序*)的概念,即通往人思維模式的關鍵,是每個人解讀事物、指引行為的強大內在模式。一旦解碼人的元程序,令其最有效發揮長處,便不再是難事。本期分享的僅是Tony介紹的metaprogram之一:關注他人還是自己。
本文刊登於<資本創富>(Capital Money)2013年7月4日第399期
--------------------------------------------------
--------------------------------------------------
注:Metaprogram / 元程序:電腦術語,指那些將其它程序作為數據進行處理的程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