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時間的技巧很多,個人覺得其精髓是:保持精神專著和內心平靜。用一分鐘分神發呆或焦慮擔心可否完成任務,相比用一分鐘專著思考或認真做事,結果的差別顯而易見。辦公室裏常見有人邊工作邊聽耳機發whatsapp,如此不專著狀態下做的報告自然紕漏百出;也有人一遇緊急任務就進入“巔瘋”狀態,狂敲鍵盤大聲電話飛奔走廊,如此慌亂情景下的產出質量也值得懷疑。香港人每天都好像很忙,而所謂的“忙”,往往是因為太多緊急的事霸佔了時間。IT界風雲任務李開復說:“減少緊急,才能管理時間。”有了專著冷靜的頭腦,人才能選擇做重要的事情,減少緊急的時刻。
有了好心態,再有好技巧管理時間就錦上添花。“統籌法”(Overall Planning Method)*就非常有效。數學家華羅庚一篇講統籌法的文章裏有個例子:想泡壺茶,要燒開水(10分鐘),要洗水壺(1分鐘),要洗茶具(2分鐘),要拿茶葉(1分鐘)。怎麽安排?A:洗水壺,灌涼水燒水;等水開的同時,洗茶具拿茶葉;等水開了,泡茶喝。B:洗水壺茶具拿茶葉,再灌水燒水;坐待水開,泡茶喝。C:洗水壺,灌涼水燒水;坐待水開之後,再急忙洗茶具找茶葉,泡茶喝。用統籌安排的方法A最有效,只需11分鐘;而方法B與C需14分鐘。這看似小題大做,但當涉及大型項目時,我們很容易一頭紮進去,處理自己最熟悉或最簡單的部分,最終漏洞多多且整體效率低。做項目時我會依統籌法,將需要其他部門或人員解決的問題先進行溝通並分配好,再利用等待的時間處理自己負責的領域,待對方回復時,剛好一切就緒。
另外,列任務清單(To-do List)也特有用。我習慣每天工作開始前,按重要與緊急程度,寫下當天的主要任務並加上小空格,每完成一項就tick;若有跟進或新任務,就再加到清單裏。一日下來,不單頭腦清晰目標明確不慌亂,望著一件件完成的任務時更有喜悅的成就感。
------------------------------------------------------------
註:*統籌法:通過重組,打亂,優化等手段改變原本的固有辦事格式,優化辦事效率的一種辦事方法。
此文刊登於2012年5月4日第338期《資本創富》(Capital Mone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