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項目忙得如火如荼,項目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僅三人,卻能保持按計劃不斷推進項目,最要多謝的是team leader的Mind Map(思維地圖)。
項目未正式啟動前,team leader已用鉛筆在A4紙上畫了張草圖,預見一系列的工作要點。地圖中間是項目名稱,輻射出幾個“枝幹”代表要點問題,枝幹再延伸出分支代表為解決問題需進行的工作及細節,並標明負責人與deadline。之後每星期開始時,team leader都會靜坐一旁,更新這張地圖——任何問題得到了解決,衍生了變化和新分支,或是有新的問題出現,地圖都會相應地改變。根據此圖,team leader就會發起一系列的討論和分析工作,解決疑難問題,觀察項目進展,修正時間表。
思維地圖其實並非team leader專利,而是個應用廣泛的借圖像輔助思維的工具,由英國人Tony Buzan於上世紀70年代提出。它的優點是比單純的文本更加接近人思考時的空間性想像,同時使用左腦(數理語言邏輯分析能力)和右腦(想像色彩空間能力),以擴散性思考和brain storm(頭腦風暴)為本,建立起概念性的組織任務的框架,能快速激發靈感,有助提升創意思考能力。
項目管理者的最大挑戰往往是當你自己忙得焦頭爛額時,如何確保每個參與者都盡忠職守地繼續推進他們手頭的任務,如何確保每個要點問題都在按計劃得到解決,如何確保新問題得到關註和解決。在歷時三四個月過程繁復人員眾多的項目上,思維地圖的重要性就更加彰顯,不僅有助理清思路,更能補充遺漏。
說到這,我也且將鍵盤擺一邊,拎起許久不用的鉛筆開始一張自己的思維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