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2日 星期六

Less is More

新年鐘聲猶在耳畔,知薇寫下自己New Year Resolution的核心:Less is More。特此聲明,自己可不是為某化裝品做廣告,“Less is More”其實最早源自19世紀中葉英國詩人和劇作家Robert Browning的詩句,有多種翻譯,比如“少即是多”或“失去即是得到”等。

最近,知薇接觸到“生食”的健康飲食概念,並有幸親身體驗“全素生食餐”,深感震撼:原來,只要處理得當,並有營養知識做鋪墊,生食不僅潔淨衛生,且色香味俱全,更讓身體以少的能量消耗,得到最多的活性營養,是飲食的反璞歸真。未經復雜的高溫或多種調味料處理的食物,不單令身體輕鬆,也令頭腦清醒,由此節約下來的身體能量,可用在集中精神、思考問題、解決疑難、處理工作、創新改良、享受文藝、運動健身等方面。

由此延伸,,我們面對工作生活的態度與思維,若也秉承“少即是多”、“失去即是得到”的原則,是不是也能以最低的資源消耗,達到最高的效用呢?答案是肯定的。台灣著名的星雲大師曾開示弟子:人生種種煩惱的主要來源是什麼?弟子沉思後答:比較與計較,而“不比較,不計較”正是大師贈於世人的智慧錦囊。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大家的精力也都有一定限度,若多了消耗在比較、計較、嫉妒、嗔怒、煩惱、計算、算計等負面思想情緒上,便少了能量可投入在思考、解決、提高、改善、創造、欣賞、合作等積極的活動上,結果當然是“種瓜的瓜、種豆得豆”,可想而知。

“比較與計較”人生的種種經歷際遇之於頭腦精神,就好比“複雜高溫和調味處理”每餐的食物營養之於腸胃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

(此文刊登在2013年1月11日第374期資本創富Capital Mone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