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財富的累贅

剛剛進入2012,又雄心勃勃地開始訂立新年目標,翻開上年的紀錄,其中赫然一句:逐漸增加存款,實現財務自由(Financial Freedom)。“財務自由”到底是什麽意思?維基百科說財務自由是指你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 是多數人最渴望達到的。維基還體貼地給出了實現財務自由的準則三條:創造資產, 減少負債,管理日常開支。
第一條需要能力和運氣,後兩條則需要審慎和堅持。假設我們一切照做,運氣也幫手,資產不斷攀升,負債在可控範圍,不為生計而擔憂,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真正等待我們的又是什麽呢?

密友K上年參加一個專為家族財富管理而設的論壇,出席者均是家族內部人士及管理公司(Family Office)的高層,及私人銀行家和財務顧問。本以為在市場如此低迷情況下,論壇主題將圍繞財富保值和收益最大化,沒成想,論壇主題卻叫:如何從財富中解放出來(Freedom from Wealth)。

原來,高資產人士與家族最大的心魔是如何在家族中分配和運作財富而不引起混亂。為了令到既有的資產延續世代並發揮效用,令到家族生意蒸蒸日上聲譽不斷提高,他們不僅要忙於遴選最適合運作家族企業的人才,更要煩惱如何保證在家族成員中合理分配和繼承財富。

近年香港幾場大家族財產爭奪戰,都說明財富帶來的不單是資源和財務自由,更是無盡的貪婪與爭拗。家族財富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傾聽理解家族人士的心結,設計最佳分配方案,消除潛在爭拗,使得“家合萬事興”,而非單一專註於“錢生錢”。

常讀到都市專欄作家勸人們離開不可能的關系,放手逝去的感情,解放禁錮的心靈,或是教人如何與眼前人保持彼此空間,讓感情健康成長。對於財富,又何嘗不是同樣道理 - 追求時,太急功近利不可;得到時,太患得患失更不可。Bill Gates 和 Steve Jobs當年開創他們的科技帝國時,為實現理想為興趣而工作,財富隨之自然而來,更造福世人無數。Warren Buffet 醉心投資的同時不忘大力投入慈善事業,放開資產去為更多的人謀福利的同時,也為自己及家人的精神松了綁,沒有大筆資產,就無需擔憂如何分配遺產,更加引導了子女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

《心經》有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金剛經》亦有說:“凡所有相,皆為虛妄”。世間蒼生忙碌終其一生,追求飽暖欲望,追求財富地位名聲物質,到頭來,以為得到了“自由”,卻陷入更多的煩惱與更深的不安,財富成為了生命的累贅頭腦的枷鎖。 恍然大悟之際,才發覺原來內心的平靜與豐富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才能導向最終的精神自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