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個貧富差距加大、矛盾白熱化、容易心理不平衡的年代。然而,簡單將人按地域歸類,未免太過粗糙。任何地方,都有積極上進的人,人家成功,旁人只有心服口服,沒得眼紅;任何地方,也都有求其混世的人,抵死失敗,沒得怪罪他人。
最近,知薇親聞香港地的兩個例子,便是印證。
某晨,正在人流洶湧的地鐵站快速前行,身後有個年輕男孩在聊電話,有句話聽得真切:“我公司的電腦可以打機的…”。心一冷:如今的後生仔是這樣對待工作的嗎?
反面例子說完,再分享正面例子。
友人K的基金公司,有個業績很好的客戶經理T小姐,她的成功,離不開勤力和認真。T小姐的客戶集中於香港,目標是開發內地市場,為了增強與客戶的溝通和connection,她的態度和行動都令人佩服。T小姐報讀了上海兩年的part-time MBA項目,於是除了探訪客戶的trips之外,她要每兩週飛一次上海上課,不僅能練習普通話、更新知識、自我增值,更可拓展當地人際網絡。另外,T小姐自告奮勇地擔任“小白鼠”,測試朋友正在研發的普通話Apps,每天堅持朗讀文章和矯正發音。為了緊貼內地文化風向,增加與客戶的共同話題,T小姐還每週追看《非誠勿擾》、《我是歌手》等走紅的電視節目,忙得不亦樂乎。
態度決定想法,想法決定行動,行動決定成就。此刻,請慎重選擇你的態度。
本文刊登於<資本創富>(Capital Money)2013年4月12日第387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