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不是那首潘瑋柏10年前的成名曲之一,而是某位在糾結中選擇了「實幹派banker」之路的青年投行才俊。
且稱這位年輕的banker為S君,他為人頗耿直,屬於「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性情中人。進入投行數年,日忙夜忙甚為辛苦,不巧又碰上個為人不地道的老闆:有錯有禍立刻推S君去受死,有功立刻領賞完全不給下屬任何credit。
一段時間下來,S君的勤懇和率真,被隔壁team「潛伏」多年的L君看在眼裡,兩人夜晚加班吃夜宵時,S君不諱言打大吐苦水,L君也不吝教路,一席鼓勵言語成為金句:堅持住,as they (the seniors) normally don't hang around here longer than you.
S君一邊將信將疑,一邊見招拆招。果不其然,兩年後,那個外籍老闆因無法properly cover 大中華區的業務而被「下放」到新加坡了,S君反而經過歷煉,功力大長,不僅survive了下來還升了職。
意氣風發之際,S君也意識到自己事業的hurdle:這世界上有兩種banker,一種叫「實幹型」,他們功底深厚、專業知識紮實、埋頭苦幹工時長;另一種叫「關係型」,他們背景不錯、來頭不小、靠既有的關係吃飯,工作相對輕鬆。S君也知道黑白兩道之間,永遠有灰色地帶,世界上還有第三種banker;他們沒有可leverage的出身,但憑後天努力轉型為「關係型banker」,不再需要對住電腦日做夜做,只要飛來飛去,把酒言歡,握手成交。轉型為第三種最便捷的方法,莫過於娶個有錢有背景的老婆。
人生充滿戲劇性,S君關於事業的深思,居然吸引到了一個轉型的機會。他幫某企業做上市,老總的寶貝千金女在父親手下做事,免不了參與上市融資的各項工作,和一群bankers打交道。
S君高大俊朗、一表人才、談吐風趣,再加上銀行家的光環,一來二去,千金太子女居然有些春心蕩漾。忙於項目,焦頭爛額的S君也沒留意,太子女礙於身份和矜持也沒表達。項目一直順利推進,終於到了路演(roadshow)階段,整個公司高層核心團隊加bankers一齊踏上路演trip,每天日程緊湊、工作繁忙。
某深夜,S君和團隊討論完工作,剛準備休息,突然房間電話鈴聲大作。一拎起來,就聽見太子女比平時嬌弱百倍並略有驚慌的聲音:S君,你能快來房間救我嗎?有隻壁虎在牆上,好恐怖,我不敢睡覺呀!S君的心砰砰亂跳,他知道,上天將那個自己假想了好久的人生契機拋過來了,轉型與否,就全在他選擇了。
太子女的嬌喘和驚叫聲在電話那端繼續,S君的心臟和頭腦在這端高速運轉,世界似乎突然好靜,等待他的決擇。五秒鐘後,S君鎮定下來,用一慣混厚磁性的聲音答道:別急,我現在就打給前台,叫人來幫你。
翌日,S君向面色很黑的太子女解釋,自己向來極怕壁虎,所以未能親身救美。自此,太子女總是有意無意地迴避S君,而S君就繼續做他的「實幹型banker」。
故事還沒講完,「怕壁虎」原來不過是S君的一個幌子。
壁虎漫步的故事在朋友間傳了好多次,每每講到此,頭次聽故事的朋友眼中都會閃過對S君高風亮節的崇敬,並且忍不住八卦道:太子女美嗎?
「醜過pork chop」每每到此,L君總會恰到好處地代為回答,「要不他早三秒鐘內就衝進人房間了。」眾人暴笑,八卦完畢,好奇心得到滿足,注意力隨之轉移走。S君常會在此時,嘴角露出有絲狡黠的笑。
望著S君的那個神態,雖經歷投行風霜歷練卻仍有絲少年清澀,我總願意相信另一個版本:他的確不怕壁虎,太子女卻也並不醜,他只是無法betray那顆深藏的赤子之心。
(此發表在主場新聞http://thehousenews.com/finance/%E5%A3%81%E8%99%8E%E6%BC%AB%E6%AD%A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