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犯錯

所有人在工作中都難免犯錯,尤其在節奏快工作量大的行業和職位上。然而如何面對和處理錯誤,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反應和策略:有人愛問“為什麽”,而這只會讓人找借口推責任,有人則愛問“如何”,積極地尋找解決方法。兩者的分別只在於究竟是將attention擺在個人得失上,還是任務成敗上。

職場高手多是將全副精力集中於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因為只要工作得到妥善處理,究竟錯誤在於誰都不再重要,且整個團隊都將受益。

項目中,團隊突然發現某關鍵財務implication有誤,其偏差甚至可能影響整體決策。搭建模型的A組分析員立刻慌了神,推卸責任說是B組沒將最新數據及時分享;B組分析員則不示弱地反擊,稱已將所有數據傳送,乃A組疏忽導致模型未有更新;僵持不下之際,雙方又將矛頭指向advisor,責怪是他們提供的數據有誤。頓時,問題毫無頭緒,情況愈發混亂。

正當內部打得頭破血流之際,兩位上司冷靜地叫停所有紛爭,很有“大將之風”地聚在一起,有笑有說地討論如何更新模型、核定影響程度及向總部作出合理解釋。他們很清楚,出了這類問題通常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責任,此刻就算能分清錯在誰也無法改變數據有誤的事實與其浪費時間爭拗對抗,不如抓緊機會補救解決。手下的人見上司並不過於追究責任,也解除了對峙狀態,轉而心平氣和地聯手研究具體解決方案及準備書面材料,再次統一目標精誠合作。

當人將錯誤推給他人或外界,就等於將決定權也交了出去,放棄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結果多半錯上加錯。從今天開始,與其常問WHY,不如多問幾句HO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