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工作壓力實在大,不單節奏快,更要受面子時間(face time)的折磨,老板未走,崗位一定堅守——沒事兒做? 扮忙讀新聞查網上銀行總可以吧。老板一走,立刻腳底抹油(即“溜走”)——任務沒做完?晚一天不會死人的,明天再做啦。勤勞自律工作時間長的老板常遭員工在背後抱怨為何整天賴在辦公室不走;而自由出入來去無蹤的老板又受員工批判為何懶惰不以身作則如何激勵下屬。說到底,是做下屬的一班人對上班時間有迷思和心結,而老板的好壞更不能夠以面子時間長短定奪。
不少成功人士的秘訣都來自辦公室之外的功夫。前幾期提到那位叱咤金融界30余年的前輩就是個經典例子。做投行head期間,他平均只花30%的時間在辦公室裏處理郵件,另外30%用來socializing和networking,剩下的30%則用來休息和reflecting。結果他不單將行政工作處理得當,更憑與同行客戶充分溝通而為團隊爭取連年top的榮譽,在此之余又因有思考空間而不斷為團隊和自我調整戰略而穩坐業界頭把交椅。表面是忙裏偷閑,實質則正相反,乃是懂得利用時間發揮最大效用。
這個秘訣又何嘗不適用於其他職業階層的人士,與其浪費時間在面子工程上,倒不如對自己和他人誠實些,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和生命質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